新闻消息

扭转“审计悖论”需实现问责三大转型

作者:毕舸  来源: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审计教育网  发布日期:2006-09-13  浏览次数:

  审计署11日发布2006年第5号审计公告,公布了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。北京铁路局1.64亿元建酒店、文化部违规收费过亿元、教育部4771万元考试费未上缴、500万元福彩金面临损失……总之,审计年年有,问题依旧多(新华网9月12日报道)。

     从最初的满怀期待到如今的渐渐失落,民众对“审计风暴”的最终效果越来越带有某种焦虑与疑惑:审计是否会变成橡皮图章,在年年重复的审计中变得乏味而单调,却丝毫无法触及利益相关者的皮毛?审计如何将数据调查与问责力度结合起来,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、又符合国际审计规律的强大监控武器,促使政府在自我监督上实现二次转型?

  “越审越乱”的“审计悖论”问题并不在审计本身,而在于审计背后的问责体系建设。当务之急,是要研究制定一个能够涵盖所有相关责任人,对所有领导干部都适用的,从政治和道义、法律各个层面实施多重问责的程序性规定。

  问责制是一种追究公职人员责任最基本、最常用的制度,是对政府内部不当行政行为或官员个人失责铁面无情的制度。但目前的审计问责,更多局限于行政问责。审计报告更像一份政府内部调查报告,只不过以公开化的形式透露给民众,但其处理手法依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。被审计部门和官员所预料的最坏后果无非是行政处罚:记过、降职或撤职。

  因此,传统审计问责体系的第一大转型,应是从行政问责转向法律问责。相对于法律问责,行政问责带有太多的弹性或不确定性,容易留有转圜空间。国家审计署曾经于今年3月29日公布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。据悉,审计署向有关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、司法机关移送各类案件线索114起,213人受到处分,而仅仅有76人被依法逮捕、起诉或判刑。

  审计问责体系的第二大转型,应该是从组织问责走向个人问责。在审计报告中,我们更多看到的是“某某行政部门挪用资金、违规收费”等等。尽管近年来对于个人责任追究的数量在提升,但质量却未有突破――相对动辄数以亿计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,受到追惩的人数远远不够。同时,这些行为虽然从形式上讲是带有组织性、系统性的行为,但实施者却是一个个具体的人。

  实施全面问责一个最起码的必要条件,就是“法无例外”,即应坚持权力与责任相对应的原则,确保所有相关责任人都受到应有惩处,避免责任追究中“追下不追上”,追执行者不追决策者,追当事人不追管理者,乃至“丢卒保帅”现象。

  审计问责体系的第三大转型,来自行为问责到后果问责的突破。用公款炒股、考试费不上缴,不过是“行为过错,影响不好”,但按照后果论,其巨大财政款项挪用甚至“失踪”,已经深刻危害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和政府运作的有效性,更带来各要害部门违纪违法行为的普遍存在。行为问责与后果问责两者之间存在一种递进关系。行为问责是前提和基础,是追究责任的一种快速反应方式,而后果问责为进一步的纪律追究和法律追究扫清障碍。

  从行政问责转向法律问责,是问责程度的加深;从组织问责走向个人问责,是问责范围的扩大;从行为问责到后果问责的突破,则是问责效率的提升。

编辑:0
终审:0